20

2015.10.20

教育部一紙意見能讓家長不做虎媽狼爸?

   20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出現錯誤,無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當下“虎媽狼爸”層出不窮,原因之一正是廣大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犯了錯誤,盲目迷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教育理念,進而違背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盲目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詳細>>

01

時評:告別“虎媽狼爸”尚需“家長教育”

   教育部日前印發(fā)《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因材施教。要求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現象,不做“虎媽”“狼爸”。

    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文化中,“父”與“嚴”如影隨形,“嚴父”乃常見范式。當父親血液注入狼性,成為“狼爸”,一些“慈母”也開始“變臉”,變成“虎媽”。如“狼爸”形象代言人蕭百佑,不準孩子看電視、自由上網、隨意開空調等,他說:“藤條是個好東西,打了不傷筋骨,但非常疼。只有疼了,孩子才能記?。 鄙鐣τ谶@股“復古風”表情不一,家長陣容暗羨者眾,教育專家、有識之士則不免憂心。社會紛爭多年之后,教育部一錘定音,對“虎媽”“狼爸”說“不”。

    我們注意到,教育部的“指導意見”要求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暗喻“虎媽”“狼爸”違反孩子成長規(guī)律。應該說,此判斷切中肯綮。孩子取得好成績,上一所名牌大學,只能算是學業(yè)成功,然而,它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成功的所有內涵嗎?學業(yè)成功也許有助于孩子謀個好職業(yè),畢業(yè)后躋身社會上層,這對于孩子固然很重要,但與事業(yè)成功、人生幸福未必有必然聯系。事實證明,情商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幸福更為重要?!?/p>

   當“虎媽”“狼爸”,似乎出自好心、愛心,可有沒想過孩子感受?幾年前,網絡曾出現一個名叫“父母皆禍害”討論小組,在一份內部流傳、名為“父母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為”調查報告中,得票最多一項是“經常大罵羞辱孩子”。對于視打罵孩子為父母權利的家長來說,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孩子是你隨意處置的私人財產嗎?紀伯倫在《先知·論孩子》中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詳細>>

02

莫讓“虎媽狼爸”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教育部網站近日印發(fā)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guī)律,對孩子因材施教。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根本,教育意味著人才的培養(yǎng),而人才是國家強盛的保證,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越來越多,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由于人們的教育思想沒有來得及跟進,使得我國教育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弊病。我國自一開始便提倡素質教育,但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以及人口數量巨大等問題導致我國一些地方的教育向應試教育的畸形方向發(fā)展,為了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重新調整回正確的軌道,上級部門曾發(fā)布多項政策為學生減負,鼓勵學生多方面發(fā)展。近些年,學校方面為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做出了很大的調整,但卻讓“虎媽”、“狼爸”驟然增多,出現了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的現象。

  父母為了孩子成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問孩子喜好、不顧及孩子年齡,盲目給孩子報班,不斷給孩子增加壓力就成為了孩子眼中的“虎媽”、“狼爸”,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僅不會有太大的益處,還影響了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成為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虎。

  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家長們要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思想,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不能盲目的給孩子增加學業(yè)負擔,教育部門也要重視家庭教育,不斷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家長能夠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的成長,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也使自己不再成為孩子眼中的“虎媽”、“狼爸”……詳細>>

03

時評:“虎媽狼爸”根源在于教育資源不均衡

  喊了多年的“減負”始終無法真正落地,反而催生了越來越多的“虎媽”和“狼爸”,吊詭窘境背后的真正根源還在于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應試教育不曾被瓦解。

  規(guī)勸家長不做“虎媽”“狼爸”,教育部的這則指導意見顯然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出現了諸如“缺教少護、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等問題,這是真真切切的現實。這些問題究竟源于何處?除了家長本身對家庭教育認知不足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在家庭之外。

  剖析教育部下發(fā)的這則指導意見,指向之一是,家長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減負工作,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不拔苗助長。問題是,現實中那么多“虎媽”“狼爸”,他們到底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呢......詳細>>

評論

  不做“虎媽狼爸” 教育需要善意指導

  “虎媽狼爸”已非新詞。早在2011年的時候,媒體有則熱聞:“美國虎媽”耶魯大學華裔女教授蔡美兒(Amy Chua)用嚴苛的“十大不準”規(guī)定,將女兒成功送入哈佛;與此同時,中國有位“狼爸”,以藤條為法寶、“打”為教育宗旨,先后將三個孩子送進北大。由此,“虎媽狼爸”的說法逐漸開始流行,且成為了所謂的新潮教育詞匯;但歸結而論,它所代表的則是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理念和高壓式的教育方法。

   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虎”“狼”相迫、拔苗助長。我以為,教育部作為權威教育指導部門,或許正是看到了當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這種嚴重不良傾向,且其影響已較為廣泛,危害已較為深遠,因此才公開予以反對,以免家長繼續(xù)受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而不自知,并幫助那些搖擺不定的家長及時擺正教育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部審時度勢地發(fā)出《意見》,明確對“虎媽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潑上一盆冷水,其指導善意就理應得到認可和點贊。

   ,因此才公開予以反對,以免家長繼續(xù)受錯誤教育理念的影響而不自知,并幫助那些搖擺不定的家長及時擺正教育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部審時度勢地發(fā)出《意見》,明確對“虎媽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潑上一盆冷水,其指導善意就理應得到認可和點贊。

   實話實說,“虎媽狼爸”的家庭教育,可能更像一種“饑不擇食”或“病急亂投醫(yī)”。事實上,對于這種粗暴簡單的“威嚇教育”和“棍棒教育”,有關學者也一直表示質疑和反對。如在2012年,教育專家劉燕芳在其《不做虎媽狼爸》的著述中,以其多年以來當孩子媽媽、擔任班主任的思考研......詳細>>


教育部反對“虎媽狼爸”,您怎么看?

反對

518

支持

321

91%
9%
虎媽狼爸如同“精神鴉片”?

  “美國社會的認同”,這是一個雄辯、有沉甸甸分量的證據,這一次似乎沒人會把它當作“境外勢力的別有用心”。當然需要承認……[詳細]

改變“虎媽狼爸”不現實

  呼吁父母不要當"虎媽狼爸",就不能忽略中國目前的教育機制,得先從改造大環(huán)境入手,讓教育的出口多樣性,讓教育的資源均衡化…[詳細]

早該對“虎媽狼爸”說“不”

  當“虎媽”“狼爸”,似乎出自好心、愛心,可有沒想過孩子感受?數年前,網絡曾出現一個名叫“父母皆禍害”討論小組…[詳細]

“貓爸羊媽”也要反思

  中國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普遍對子女較為嚴厲,再加上一些“狼爸虎媽”,比如蕭百佑、蔡美兒等的確培養(yǎng)出了…[詳細]

eol.cn簡介 | 聯系方式 | 網站聲明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